摘要:中國的科技產品,是時候走向全球了
作者|劉景豐
2024年,在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開始進入增長瓶頸的時候,一家創業公司殺出,一年在韓國實現銷售6倍增長。
這家企業就是云鯨智能。
而在鄰國日本,這個曾是全球消費電子“霸主”的國家,一家中國企業靠著一款重量僅99克的哈浮飛行相機X1 Smart,眾籌了2.12億日元,打破了日本眾籌的歷史紀錄。
這家企業是零零科技。
他們在全球市場的精彩亮相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種趨勢:中國AI科技的突圍成功,正為硬件產品出海帶來新機遇。
今年6月底,在霞光社與霞光智庫聯合主辦的「品牌引力·重構增長——WAVE 2025 品牌全球化大會」上,曾發布「WAVE2025品牌領航者榜單」,其中云鯨智能與Anker、影石Insta360、樂其創新SmallRig等出海品牌一起入選「WAVE2025最具創新力出海品牌榜」,星巡智能旗下海馬爸比國際品牌Ellie Baby、零零科技旗下哈浮HOVER、狼蛛AULA與蓋世小雞等一起榮獲「WAVE2025國際新銳出海品牌」。
在全球AI軟硬件迎來大爆發之際,中國的AI軟件突圍結合硬件制造優勢,讓中國硬件出海打開了新局面。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伙人鄺子平今年上半年曾做出一個論斷:中國的科技走向全球,現在已經是時候了,“未來幾年,我們各種各樣的跟AI有關的這些科技也會進入到走向全球的潮流里面去。中國科技走向世界的趨勢,現在僅僅是個開始。”
可以說,中國AI的突圍,正深刻改變了出海企業的驅動力和競爭力,而中企參與全球化的核心競爭力也正在邁向技術價值高地。
2024年,中國硬件品牌的出海就已經在全球大放異彩。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增幅顯著,3D打印機、工業機器人等品類同比增長超30%,印證了中國科技全球競爭力的提升。
其中,2024年全球智能掃地機器人市場出貨量為2060.3萬臺,同比增長11.2%;全年銷售額達93.1億美元,同比增長19.7%。出貨量前五名企業中,中國企業占四席,石頭科技、科沃斯、小米、追覓分列第一、三、四、五名。
過去,在全球掃地機器人領域,美國Irobot公司曾是霸主,全球市占率長期保持50%以上。但近年來,在西歐、亞太市場受到中國廠商的集體沖擊,全球出貨量下滑6.7%,份額下滑2.6%。盡管2024年其在加拿大、日本及美國市場仍穩坐銷售額第一的位置,但出貨量同比下滑超30%,已明顯落后。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的爆發力則十分明顯。2024年全年全球銷量第一的石頭科技,在2025年一季度依然延續強勢表現——全球出貨98.2萬臺,占據19.3%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高達50.7%。2024年在韓國,云鯨用半年多拿下掃地機近10%的市占率,銷售額一年增長6倍。
圖注:圖片來源云鯨智能官網
云鯨亞太區副總裁程剛在接受霞光社采訪時稱,過去北美和歐洲一直是硬件產品出海的核心市場。2025年上半年,盡管受到關稅影響,云鯨在北美市場依然達到了銷售目標,在歐洲實現了50%的增長;而在東南亞、澳洲、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基本保持了200%以上的增長狀態。
在割草機領域,中國智能割草機器人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額達10.1億美元,也同比增長近六成。
攝影器材是近年來海外爆火的一個賽道。今年6月,影石Insta360 IPO,開盤股價暴漲285%,市值飆至714億元,顯示市場對這一賽道的認可。實際上,還有一家做攝影器材出海的企業,近年來也正展露頭角。2022年12月,飛行相機制造商零零科技推出的哈浮飛行相機X1眾籌突破180萬美金,在眾籌網站Indiegogo上位列全球第二名。2024年,它靠著一款重量僅99克的哈浮飛行相機X1 Smart,眾籌了2.12億日元,打破了日本眾籌的歷史紀錄。
零零科技創始人王孟秋對霞光社表達他的感受,以前,中國硬件企業在海外更多還是follower,是跟隨者的角色;現在變成引領了。
以運動相機為例,這個品類過去一直是GoPro引領。但2024年11月,哈浮飛行相機這個中國品牌一舉拿下美國滑雪國家隊官方相機合作,2025年4月,又成為美國自行車協會的官方相機,成功在北美站住腳。
電腦外設是另外一種“重生劇本”。十年前,當移動互聯網取代PC互聯網,鍵盤等電腦外設曾經是近乎日落西山的行業。但是疫情后加速的線上辦公趨勢,以及AI推動PC設備重回大眾市場,使得電腦及相關設備市場重新崛起,2002年成立的狼蛛鍵鼠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過去我們做OEM、ODM,這兩年也開始以品牌往海外市場推。現在,品牌占整體營收比重達到百分之七八十,海外差不多占40%,接近一半。今年上半年海外營收比去年同期大概增長了30%。”狼蛛鍵鼠國際業務合伙人康泉表示。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星巡智能(品牌名稱為“海馬爸比”)身上。星巡智能以AI模組設備起家,2020年之后發現了AI看護賽道的機會。盡管少子化是全球的趨勢,但與此同時精細看護越來越重要。因此AI看護市場應運而生。“我們在中國試水后,又回到國際市場。今年過完年才正式在海外市場運營第二代產品,從最開始月銷量幾百臺,到現在月銷量已經增長到幾千臺,估計年底月銷量會達到萬臺級別。”星巡智能創始人張慶旗告訴霞光社。
圖注:圖片來源海馬爸比官網
不僅如此。最近的一個熱點是,安克創新旗下品牌eufyMake推出的全球首款消費級3D紋理UV打印機E1,自4月29日在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線、到6月28日收官,2個月獲得4676萬美元的眾籌金額和17822名全球支持者,刷新平臺有史以來全品類最高眾籌紀錄。
這些例子背后,正呈現一個越來越明確的變化——2025年的智能硬件行業,已經處在由“技術突破”到“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時期。貝恩咨詢《2024全球高科技行業報告》指出,AI軟硬件市場年增長率達55%,預計2027年規模將突破9900億美元。X平臺數據顯示,AI相關內容討論量同比增長91%,#SmartHomeHacks#等話題播放量超50億,折射出技術應用的大眾化趨勢。
而中國企業,得益于AI技術突破和硬件制造的供應鏈優勢,已成為全球硬件行業爆發的關鍵變量。
2025年初,DeepSeek的全球爆火,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AI的創新能力。
對于行業內的企業和從業者而言,把握AI創新的脈搏,持續優化算法和硬件的結合方式,并找到本地化需求,將是實現全球市場突破的關鍵路徑。
在接受霞光社采訪時,程剛表示,過去全球掃地機器人產品基本只有掃地、拖地等通用功能,但在智能化方面比較欠缺,比如自動上下水、監測臟污等。中國品牌則從這些細分場景和需求切入,正在改變全球掃地機器人行業格局。
以云鯨為例,全球第一臺自動上下水的掃地機就出自該品牌。“掃地機器人有一個清水箱、一個污水箱,掃、拖完地回來就洗拖布,洗完拖布臟水就放到了污水箱里。當污水箱滿了,它就不工作。云鯨給它裝上自動上下水的功能,它就可以把污水直接排到下水道里,而凈水可以直接通過自動上水功能注入到掃地機器人水箱,解決了靠人來換污水的問題。”程剛稱。
此外,過去掃地機器人只能按設定的動線來掃拖地,但針對嚴重的臟污地面是無法清理干凈的。給掃地機器人裝上臟污傳感器后,掃地機器人會針對污物來回反復地掃,直到干凈為止。
圖注:圖片來源云鯨智能官網
這凸顯了中國品牌在海外的新印象——“他們覺得云鯨是一個創新能力非常強的一個品牌,一個智能科技品牌。”程剛表示。
再來看哈浮相機。過去,攝影是一件頗為專業的事情,而現在,影像或者記錄生活已是人們的剛需。當人們熱衷于用第三視角來紀錄自己的生活,飛行相機就成為其中一種剛需。尤其在海外,人們更喜歡戶外運動,“90%以上的內容創作者的航拍訴求都可以在500米,最遠1公里內解決掉,根本不需要飛那么遠。”王孟秋稱。
這就存在著一個未被滿足的運動拍攝需求。
此外,考慮到一些市場對飛行器的限制,比如為了滿足日本對免飛行執照機型的要求,零零科技對哈浮X1 Smart做了極致減重,降至99克。隨后,該產品在日本眾籌平臺一炮打響。
圖注:王孟秋展示哈浮飛行相機
AI看護產品來自對嬰兒看護需求的極致挖掘。盡管星巡智能的AI看護產品在國內已經占到85%以上的市場份額,市場也經過了驗證。但到了海外,張慶旗還是花了七八個月做本地市場調研。
“美國確實存在嬰兒看護的需求,因為這里的保姆費用非常貴,所以美國寶寶3歲之前,媽媽的全職率接近90%,媽媽需要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兼顧家務。而且,美國的別墅率基本上達到80%。另外,這里的文化環境也跟國內差別巨大。比如,她們完全不需要App,她們在家里更關心的是避免讓寶寶的照片經過Internet,有更強的隱私保護意識。所以我們產品在美國的形態,是一個攝像頭加上一個配了一個小的monitor,類似小平板那樣的一個監視器。但在中國,我們用一個手機就搞定了。”張慶旗說。
前期大量的市場需求摸索和產品的反復打磨,才為后來星巡智能旗下海馬爸比(Ellie Baby)的AI看護產品在海外順利打開市場奠定了基礎。
總結來看,所有的硬件產品出海的關鍵一環,是洞悉本地化需求,找到用戶真正的痛點,這樣才能獲得本地消費者的認可。
接下來,就是找到市場的突破口。
實際上,不同的品類、不同發展階段的品牌,在出海時都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市場和方式去打開市場。
很多時候,品牌的爆發,往往只是打開一個突破口后的順水推舟。
以云鯨為例。2023年云鯨才開始出海,但此時北美、歐洲等成熟市場已經為掃地機器人的紅海市場。于是云鯨在布局歐美市場的同時,也選擇在東亞、東南亞等市場突破。
云鯨亞太區副總裁程剛告訴霞光社,如今韓國已經成為云鯨在海外增長最快的市場。韓國掃地機器人市場的體量相當于3~4個日本市場,而且韓國的消費客群也非常認可這種生活方式。于是,從2023年6月到2024年初,云鯨用半年時間就拿下了韓國近10%的市場份額,并且在接下來一年實現了銷售的6倍增長。
另一個例子是狼蛛。
狼蛛鍵鼠國際業務合伙人康泉有一個感觸,過去很多中國企業在進入西方發達國家市場時,他們天生會認為中國的產品是低端產品,賣不上價,也不愿意讓消費者接觸到這些從產品,這其實就是一種封鎖。
“這么多年,能夠讓我們突破這種渠道封鎖的,就是跨境電商。”康泉稱。
過去,狼蛛鍵鼠向韓國市場供貨,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21年,韓國最大電商平臺coupang開始來到中國招商。“一開始,很多人都對它不太感興趣,覺得韓國市場那么小。但正是因為在這個新平臺,韓國消費者能直接買到我們的產品了,消費者體驗到了我們的產品品質。然后我們再通過KOL的口碑傳播,推動渠道來選擇我們。經過這兩年的發展,我們在韓國現基本上已經算是TOP3了。”康泉分享道。
零零科技的海外市場試圖法則,則走了另外一種思路。
與鍵鼠這類大眾化產品不同,運動相機是偏小眾市場的產品。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講,為了偶爾的戶外拍照需求,似乎花大幾千元買一個飛行相機并不是一個理性的選擇。
“對我們產品訴求比較強的消費者,其實很多是在像騎行和滑雪這樣的垂直社群賽道里。于是,我們通過和美國滑雪國家隊、美國騎行國家隊合作,成為他們官方指定相機,得到了很強的背書和品牌聯動。讓美國戶外運動愛好者認識到了我們的品牌。”零零科技創始人王孟秋說。
但真正打動海外用戶的,其實是產品傳達的理念。王孟秋分享了一個故事。2023年X1上線的海外市場,到圣誕節的時候,有用戶在facebook里給他發感謝信:“When everyone is dropping bombs with drones, you guys are spreading love.”(大家都在拿無人機扔炸彈的時候,你們在用無人機傳播愛)
“當我們接受到這種反饋的時候,是非常感動的。我們也意識到,其實比起產品的功能,真正能打動人的是通過我們的產品,讓消費者發現生活中的美和愛,并傳播給更多人。”
當下,硬件產品的出海風起云涌。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態度,正由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躍遷。益普索數據顯示,2019-2024年間,中國品牌在七國(中、日、德、英、美、韓、印)的信任指數提升20%,增速遠超其他國家。
一個由中國企業推動的全球硬件行業,正在加速爆發。或許正像王孟秋所說,中國這一代硬件創業者的使命,就是把“中國制造”的這個標簽撕去,然后貼上“中國創造”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