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2P大佬的落幕。
1
“周世平,無期”
千億大案有了新進展。
12月7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世平等人非法集資案一審公開宣判。
判決顯示,被告人周世平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余17名被告人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職務侵占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
判罰依據是,法院審理查明,2009年至2021年,周世平等人通過在紅嶺創投公司網上平臺發行融資標的,累計向48萬余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約1090億元人民幣。
其間,周世平等人明知紅嶺創投公司資金缺口巨大,仍發布“消費理財”“債權置換”“紅盈寶”等虛假借款標的非法集資,所募資金主要用于歸還融資項目到期本息、維持公司運營等無法產生利潤的成本支出。周世平利用“投資寶”和“紅嶺資本線下理財”的實際控制人身份,肆意使用非法集資款項,集資詐騙逾204億元。
?
涉案金額如此之大,令人心驚。目前,已追繳到案的資產,將在判決生效后依法返還集資參與人,不足部分將責令周世平繼續退賠。
梳理時間線,早在2021年7月,深南股份就發布公告稱,“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世平家屬的通知,周世平已被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在那之后的2021年9月,深圳福田警方通報“紅嶺創投”“投資寶”“紅嶺資本”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相關案情。到2021年11月,深圳福田警方發布通告,周世平等74人分別以涉嫌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逮捕。
?
這場歷時幾年的大案,如今逐漸走向終局。那些快被遺忘的記憶,又重新涌起。
2
“網貸教父”
周世平的經歷頗為傳奇。
1968年出生的他,高中畢業后就出來闖江湖了。他曾在老家南通工廠里上班,辛苦勞作一天,收入不到40元。
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1993年,周世平接觸到了炒股。一個朋友告訴他——因為炒股,自己一天就賺了2000多。
好家伙,一天頂自己一個多月!周世平很心動,他拿出8000元積蓄,和朋友一起炒股。
和很多新股民一樣,周世平遭遇了滑鐵盧。他的8000元,變成了300元。因為他入場的時候,恰逢牛市的尾部,上證指數從1000點一路跌到了300點。
剛入場就虧沒了,周世平卻沒有放棄,他很快帶著4萬元重返股市抄底。這一次,周世平賭贏了,短短兩年之后,4萬變成了60多萬,一雪前恥。
但股市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1996年,帶著親戚們的200萬和自己的100多萬,周世平準備大干一場。沒想到第二年就遇上了經濟危機,300萬只剩下30萬,虧錢的親戚把他告上法庭。
?
不得不說,周世平的心理很強大。蟄伏十年后,他再度沖進了股市。
2005年前后,已經快40歲的周世平來到了深圳,他想盡辦法籌到一筆錢,再一次滿倉抄底并在2007年左右成功套現。
這一次,周世平再度猶如“股神附體”,他不僅還清了債務,還在深圳買下四套房。贏下這一局后,人到中年的周世平開始思考自己的命運。他悟到了一個道理:
90%的人都不適合投資股票市場。
看清楚了這一點后,周世平不再執著于股市,轉做網絡貸款。2009年,紅嶺創投應運而生,這是深圳最早的P2P公司之一,彼時全國的P2P網貸公司不超過10家。
憑借著擔保兜底的機制創新,加上互聯網金融的風口,紅嶺創投迎來了爆發。2013年,紅嶺創投累計成交還只有51億元;到了2018年,成交額已經沖到3300多億,是原來的60多倍。
最巔峰的時候,紅嶺旗下平臺累計交易規模超過4500億元,周世平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網貸教父”。
?
一個高中畢業生,歷經浮沉做到A股“牛散”,瞄準時機又成為“網貸教父”,這經歷似乎頗為勵志。
但華麗逆襲的劇本之下,暗雷早已涌動。
3
P2P大佬的覆滅
2010年,時任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劉士余曾帶隊調研紅嶺創投。在考察期間,劉士余問了周世平幾個問題——
劉士余:老周你是什么學校畢業?
周世平:我是高中畢業。
劉士余:那你有沒有在傳統銀行待過?
周世平:沒有。
劉士余:老周,你膽子也太大了!
很多人和劉士余一樣感到疑惑與驚訝:高中畢業的周世平,如何掌管交易規模超過4500億元的網貸平臺?
答案是找人。資料顯示,周世平以高薪從傳統銀行挖來一批高管,搭建起紅嶺創投的風控團隊。也正是從那之后,紅嶺創投的標的從十幾萬變成了幾千萬甚至幾個億。
?
但周世平恐怕沒有料到,高薪找來的風控團隊,并沒有想象中靠譜。有媒體曾報道過——紅嶺創投有些1個億的標的里面,有兩三百萬元,是作為風控人員的回扣。
除此之外,紅嶺創投的擔保模式也存在致命缺陷——極容易導致壞賬數額的增加,當壞賬率超過公司賠付能力時,公司就可能無法兌現墊付承諾。
一旦無法兌付,風投能力又不足,唯一的結局就是暴雷。
從2014年到2017年,紅嶺創投相繼踩雷廣州紙業、森海園林項目、“安徽九號”地產、輝山乳業等項目,造成數億的壞賬。而且,這些還只是被曝出來的部分。
與此同時,監管風向悄然發生變化。2016年開始,監管集中整治金融亂象,各地紛紛加大網貸平臺清退力度。這種局面下,2019年,周世平被迫宣布“三年清退計劃”。
?
但根據紅嶺創投官方公告,截至2021年7月,紅嶺創投已實施58次兌付安排,剩余待兌付仍有156多億元,數萬出借人未能拿回錢款。
錢都去哪了?法院給出了答案,告知書顯示,紅嶺系所吸收資金被用于還本付息,收購上市公司,買賣證券、期貨,投資股權,對外借貸,部分資金被周世平用于購買房產、償還個人債務等。
到頭來,“網貸教父”的神話背后,終究是一地雞毛。
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周世平和紅嶺創投的結局,其實早已注定。
P2P網貸在經歷短暫的繁榮之后,迅速走向了衰退,甚至成為了騙子集中地。2021年初,央行高層宣布,P2P平臺已全部清零。
從金融創新,到暴雷潮,再到歸零,P2P只走了短短13年。
一切就像一場夢。也許正如全球泡沫研究專家何塞·施可曼的那句話——
只要是泡沫,一定會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