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深氪新消費第892期分享:低價絕對不是未來競爭的優勢,成本、質量和創新才是未來競爭的主戰場。
作者|沐九九編輯|黃曉軍來源|智谷趨勢[ID:zgtrend]封面圖|網絡
美國著名雜志《科學世界》提到,拉鏈超越飛機、火箭、電視、冰箱等高科技產品,成為20世紀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的發明。
而在以走量聞名的中國制造業中,拉鏈更是成就了不平凡。
潯興集團旗下的SBS拉鏈品牌,靠著3毛錢的低價,不僅年入22億元,且成為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的拉鏈品牌。
要知道,中國制造業始終大而不強,向來只能薄利多銷,以至于全球聞名的品牌微乎其微。那么,中國拉鏈為什么能夠打造出不一樣的煙火?
01
潯興崛起中國拉鏈產業縮影
全球拉鏈生產中,中國拉鏈一定排得上號。
上世紀30年代,拉鏈生產從日本傳到上海。在當時上海侯家路,我國的第一家拉鏈廠誕生。到1949年,上海差不多有20家中小型拉鏈企業,它們靠鑷子、榔頭、臺虎鉗、沖米機等簡陋的工具,進行作坊式手工生產。
直至1958年,上海三星拉鏈廠從德國引進金屬拉鏈自動排米機。
通過一系列技術升級,該廠將自動排米機的速度從每分鐘1440轉提高到3000轉,相當于手工排米速度的230倍;而拉頭生產也由單道工序沖制革新成為12道工序一次成型,提高生產效率50多倍。
當然,這只是初步發展,中國拉鏈產業真正跑起來,還是在20年后。而這一切和潯興的創始人施能坑有著莫大的關系。
稍微年長點的朋友可能還記得,以前拉鏈的質量遠遠比不上現在,經常差到只能靠蠟燭、柴油等土方法“續命”。這不僅難倒了消費者,也難倒了不少生產服裝、箱包的廠商。
彼時,在晉江服裝廠打工的施能坑偶然聽到做箱包生意的人吐槽“箱包拉鏈質量太差”,用不了幾次拉鏈就斷了。
在當時,國內拉鏈主要有兩種情況:要么進價太貴,成本太高;要么價格低,質量又不好。
但因為拉鏈是門小生意,利潤不高,很少有生意人愿意去鉆研,而中國服裝、箱包生產對拉鏈需求量大,導致拉鏈始終是生產難題。
施能坑捕捉到了商機。
他找朋友東拼西湊了1.6萬元,然后做中間商賺差價。施能坑從北京購買拉鏈,將其重新加工出售。僅一年時間,施能坑靠賣拉鏈賺了十幾萬元。
沒過多久,施能坑帶著30多萬元成立了晉江光華五金制品廠(潯興拉鏈公司的前身),開始自己生產拉鏈。
為了快速占領市場,施能坑不惜將拉鏈價格壓低至3毛錢。憑借低價質優,他們帶有SBS標志的產品很快就打響了知名度,僅半年時間就占領了晉江市場,并在之后幾年迅速占領福建和省外的部分城市。
然而到1991年,SBS拉鏈就遭遇了盜版危機。
由于知名度過高,不少企業將帶有SBS標志的拉頭買回去,進行加工后冒充潯興拉鏈進行出售。但因為這些拉鏈質量很差,連帶著潯興拉鏈備受質疑。
為此,施能坑決心將價值300萬元的潯興拉鏈收回并燃燒,并于第二年相繼成立潯興股份和SBS品牌。專注質量以及價格提升,直接幫助潯興打響知名度,促使潯興當年收入翻了2倍。
02
中國拉鏈出口難題
在潯興之后,國內出現了包括偉星在內的大批拉鏈生產加工企業。1999年,中國拉鏈產量超過了100億米,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拉鏈生產國。
幾年時間,在我國浙江溫州的橋頭鎮、福建晉江以及浙江義烏三個地方,均形成了以拉鏈生產、銷售為主的產業集群基地。
中國拉鏈產業和多數中國制造業不同的原因在于,前者擁有像潯興這類具備品牌意識的企業,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品牌影響力,帶來品牌溢價。
2006年,潯興股份于A股上市,成為當時國內拉鏈行業中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市值最高時達到21.62億元。
然而并非所有拉鏈企業都像潯興,事實上,國內仍有多數拉鏈生產企業缺乏品牌意識,僅專注低端制造,靠低價進行銷售甚至是出口。
以義烏為例,作為國內外最大的拉鏈展示窗口、產業銷售中心,2003年,義烏市拉鏈年產值達 35 億元,從義烏銷往國內外的拉鏈達75億米,占全國總銷量的45%左右;其中的 53 億米,也就是全國總銷量的 27% 由義烏企業制造,同時產品70%以上出口外銷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低價幾乎是中國制造業出口的天然優勢,但過度依賴低價,也不可避免遭遇反傾銷威脅。
以土耳其為例,2004年到至今,土耳其政府三次對中國拉鏈啟動反傾銷立案調查:
2004年6月7日,土耳其政府對中國5家拉鏈企業正式提出反傾銷,理由是低價傾銷。在2005年3月12日,土耳其對該案作出反傾銷肯定性終裁,開始對涉案產品征收3美元/千克的反傾銷稅。
此后,土耳其又于2010年10月對中國涉案產品作出第一次反傾銷日落復審肯定性終裁,維持涉案產品3美元/千克的反傾銷稅,有效期為5年。
2016年11月2日,土耳其對中國涉案產品作出第二次反傾銷日落復審肯定性終裁,第二次將涉案產品反傾銷稅的有效期延長5年。
2021年10月30日,土耳其對中國拉鏈啟動第三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
除土耳其外,中國拉鏈還于2015年遭受阿根廷反傾銷,并于2020年先后遭受墨西哥、秘魯對華拉鏈的反傾銷案調查。
十幾年來,反傾銷一直是中國拉鏈出口的難題。
03
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放眼全球,拉鏈市場有個現象:日本拉鏈制造企業YKK承包了全球拉鏈20%的市場份額,剩下的80%,有一半被中國生產的拉鏈占據。
同樣是出口貿易,前者不僅沒遭遇反傾銷威脅,還一年營收30多億美元,遠遠趕超國內拉鏈企業。哪怕是中國第一拉鏈企業潯興,2021年營收22.62億元,凈利潤1.23億元,落后也不止一星半點。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YKK走了一條有別于中國拉鏈制造企業的路:高端化。
YKK長期專注于生產高端拉鏈產品,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其高端產品在YKK拉鏈業務中占比超過80%。在adidas、nike,甚至是奢侈品品牌的箱包上,不乏能看到YKK拉鏈的影子。
反觀中國拉鏈制造,盡管像潯興這樣的拉鏈生產企業很早就擁有了品牌意識,自建品牌推廣,但它們多數圍繞低價低端拉鏈市場發力,自然利潤微薄。
因此,中國拉鏈產業要擺脫低價,就要在品牌基礎上,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發力中高端拉鏈生產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7年開始,YKK開始計劃投資2770億日元,布局入門級拉鏈市場,并希望中國及亞洲市場的中低端服裝、包袋可以成為其銷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這意味著身居高端的YKK,很可能利用自己的創新、技術、資金等優勢,蠶食中國拉鏈制造企業的低端市場,中國拉鏈產業轉型刻不容緩。
幸運的是,已經有一批中國拉鏈企業在向中高端市場發力,不斷提高制造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初步具備了與國際拉鏈巨頭競爭的能力。截至2021年,潯興拉鏈公司擁有拉鏈相關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共計700多項;偉星實業公司獲得授權的國內外專利800多項。
除此之外,偉星股份還通過信息化與自動化升級提升了與品牌商在新品及材料的協同研發能力,并實現了生產工藝升級提效。
招商證券測算,2026年偉星在國內中高端拉鏈市占率有望達到18%。加上疫情期間,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監管嚴格等因素對輔料供應商的規模、品控、交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頭部輔料供應商壁壘抬高,偉星股份有取代行業老大日本YKK的趨勢。
04
結語
之所以說中國拉鏈產業和其它中國制造業不同,其關鍵在于它在早期擁有后者少有的品牌意識,且少見的出現高端品牌“下移”現象。
對于中國拉鏈產業來說,這場陣地爭奪戰會發展如何一切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低價絕對不是未來競爭的優勢,成本、質量和創新才是未來競爭的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