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潮汐君
近期,地處魚米之鄉的南京銀行傳出喜訊。
據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2023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南京銀行(601009.SH)首次入選,成為第五家入選的城市商業銀行,也是江蘇省內和江蘇銀行并列的“唯二”選手。
這意味著,南京銀行滿足了更高的監管標準和要求,已經具備較強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但也需要在防控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和義務。
事實是,南京銀行呈現AB面。一方面,喜提殊榮,被監管“蓋棺定論””;另一方面,業績增速放緩、信任危機頻發、客戶投訴率高企等困擾,又讓其無法高枕無憂。
“勸投”背后,南京銀行遭遇成長壓力
上月底,一張南京銀行內部培訓的圖片流出,引發大量輿論關注。
網傳照片顯示,這是南京銀行南京分行xx中心支行的培訓課件,主題是“如何說服計劃提前還貸客戶……用于投資理財”。
由于內容太過直接和套路,南京銀行一時站上風口浪尖,有網友憤慨到:“這是有預謀、有目的地將欲從前面一個坑中爬出來的客戶,無情地推到預想挖好的另外一個坑,夠狠,夠毒,夠無情!”還有不少網友調侃:“這是緬北請的老師吧?”
站在業績角度,該事件更多折射出當下國內經濟仍處在恢復期,“資產荒” 蔓延,消費情緒低迷,南京銀行遭遇的成長壓力。
2023年1-6月,南京銀行實現營收243億元,同比增長3.28%;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06.85億元,同比增長5.26%。
拉長時間軸,3.28%、5.26%的增速幾乎可以說是除2020中期外,南京銀行最“肉”的步態了;相較老鄉江蘇銀行,后者上半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10.64%、27.2%,南京銀行也相形見絀。
再者,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銀行的平均收入增速為2.47%,常熟銀行以12.36%拔得頭籌;平均歸母凈利潤增速為8.94%,占據第一位的則是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甚至低于行業均值。
按業務劃分營收,2023年上半年南京銀行利息收入136.2億元,同比微增0.62%;非利息收入106.8億元,同比增幅6.89%。這說明,在凈利差不斷收窄的背景下,非利息收入增長成為驅動南京銀行上行的主要動力。
而在個人信貸領域,截至今年6月底,南京銀行住房抵押貸款余額772.86億元,較上年底約814.22億元減少41.36億元,是已上市城商行中規模降幅最大的;住房抵押貸款在總貸款中的占比從8.61%下降到7.27%。
南京銀行表示,受宏觀市場環境、居民融資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個人貸款業務發展面臨挑戰。某種程度上,這亦解釋了前文南京銀行“勸投”的不得已。
某業內專家認為,出現“提前還貸潮”是因為存量房貸利率普遍較高。如果居民對房價預期出現變化,提前還房貸是非常自然的選擇。所以,包括南京銀行在內的很多銀行都不可避免的受到沖擊。
不過,潮汐榜注意到,同為城商行的寧波銀行,上半年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增幅高達26.22%;江蘇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余額雖然漲幅很小,但也較上年末也多了2.68%。
如此看來,南京銀行受“提前還貸潮”影響較為明顯,且有著個人內在的原因。
內控AB面:頻繁踩雷VS低不良率
最近兩年,南京銀行遭遇諸多負面輿情,從行長辭任、更換印章到股價下跌、券商分析等一系列風波,都對自身聲譽造成一定影響。
除此之外,頻繁踩雷三胞集團、雨潤集團、豐盛集團等企業,尤其是恒大集團的債務危局,以及罰單不斷,又讓南京銀行的一些不實言論被過度放大,并進一步動搖投資者信心和信任。截至10月23日收盤,南京銀行市值808.9億元,跌出千億俱樂部。
近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南京銀行提問,“請問南京銀行與恒大有債務關系嗎?具體情況。”
南京銀行回應稱,公司與恒大集團合作業務規模較小,均為項目貸款,具備充足的緩釋,整體風險可控。
另據潮汐榜統計,5年左右的時間,南京銀行共收41張罰單,事由包括員工偽造假存單、違規放貸、私售理財、勾結外部人員騙貸等。
2023年8月,外匯局網站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南京銀行因在辦理經常項目資金收付時,未對交易單證的真實性及其與外匯收支的一致性進行合理性審查,未按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對其給予警告,罰款人民幣60萬元。
此外,在消費者權益保護領域,南京銀行也存在不足。
僅就城商行在滬分行的情況來看,2023年上半年,納入通報的上海銀行業消費投訴事項25547件,城商行在滬分行的平均每百營業網點投訴量的中位數為152.3件/百營業網點。其中,平均每百營業網點投訴量居前三的為:南京銀行上海分行、北京銀行上海分行和盛京銀行上海分行。
盡管內控、合規管理有待改善,但在硬幣的背面,潮汐榜了解到,南京銀行的資產質量風險較小,不良率表現優秀,多年都控制在1%以下,可以說已經拉到了和“銀茅”招商銀行同一水平線。
2022年,南京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0%,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397.20%,較上年末下降了0.14%。
2023年上半年,該兩項指標繼續保持為0.9%、380.11%;同期,招商銀行為0.95%、447.63%,江蘇銀行為0.91%、378.09%。
而在晉級為“系統重要性銀行”后,南京銀行獲得了央行的更高信用背書,將更有助于開展業務,但同時,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南京銀行也將在監管鏡頭下接受更嚴格的審視,并有義務發揮表率作用。
潮汐榜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潮汐榜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